2006年8月3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六版: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建立民工维权合议庭 增加诉讼调解程序
新农村法治建设研讨会上专家为农民工维权支招
本报首席记者 仇健

  本报讯 农民工讨薪1000元,综合成本至少3000元。在昨天召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研讨会上,如何降低农民工的维权成本成了不少与会专家的关注热点。温州市中级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鞠海亭提出的“民工维权合议庭”则把理论研讨导向了实践,得到不少专家的认同。
  在我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在我省,发达的民营经济更是吸引了不少农村劳动力。据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却常常受到侵犯,而且得不到及时救济。
  根据《中国农民工维权成本调查报告》,农民工讨薪1000元,综合成本至少3000元。根据全国总工会的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11月中旬,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约1000亿元。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农民工都不愿意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及诉讼等合法方式解决劳动纠纷。复杂的诉讼程序、较高的诉讼成本像一道道“门槛”,把许多农民工挡在了法律的大门之外。于是,有的农民工就选择了绑架、堵路、跳楼、爬塔吊等暴力、极端手段维权。今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维护农民工权益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鞠海亭认为,降低诉讼成本有利于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利,建立“民工维权合议庭”就是个不错的方式。合议庭专门处理务工农民劳动合同、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纠纷,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这样有利于发挥专门合议庭对此类案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并精通的优势,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而在案件的办理中,加强诉讼调解能够降低诉讼成本。诉讼调解是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作出的,可以较快且彻底地解决纠纷,不伤和气,有利于当事人的自动履行。鞠海亭曾在基层法庭工作多年,有时候会为了一个几百元的小案件,多次召集当事人双方坐下来调解,大多时候都能很快解决。而如果一判了之,案件虽然是了结了,但纠纷还没有解决。可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并没有把调解作为法院审理劳资纠纷的必经程序。鞠海亭认为,将调解程序作为判决的前置程序能有效地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此外,不少专家提出将律师代理费纳入用人单位赔偿范围、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建立农民工社保制度等都能让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护,让法律成为农民工消费得起的产品。